工会
    当前位置: 工会首页>>原文件>>政策法规>>正文

    代表委员热议工会改革创新①“全天候”“零距离”凸显品牌效应
    2017-03-07 13:43:54  

    尽管人在北京,来自上海的农民工全国人大代表周振波早上拿起手机的第一件事,还是习惯性地点开“申工社”的APP。 

    “你看,‘福利街’栏目今天推出80个经络调理免费体验名额,只要是持有工会服务卡的女工,都可以报名申请。”周振波代表告诉《工人日报》记者,“就连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这里都有动态报道专题,我们为劳动者建言,大家第一时间都看得清清楚楚。” 

    在上海,每天都有越来越多的职工在自己的手机上下载“申工社”。周振波代表说:“从在线入会、法律援助、福利活动到心理疏导,上海工会的各种服务项目都搬到了互联网上,16个区工会更是形成网上服务矩阵,工会真正做到了在身边和在眼前!” 

    “不论大事小事,您都可以发表意见——您的意见对我们很重要。不论难事易事,我们都愿意提供服务——为您服务是我们应尽的职责。”这是上海“申工社”对工会会员的承诺,也是更多工会组织在新一轮改革创新浪潮中恪守的宗旨。 

    正在北京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工会改革带来的服务职工方式和方法的拓展,服务职工理念的变化,引起了许多代表委员的关注。散布城市各个角落的户外劳动者服务休息站,互联网上一键阅读文字的电子职工书屋平台,凭借工会会员卡可以免费或优惠享受的培训、消费和亲子活动……这些工会服务品牌的影响日渐广泛,不少代表委员都可以脱口而出。 

    “职工喜欢的工会,是想得起的工会,是看得到的工会,是摸得着的工会,是用得上的工会。”全国人大代表、安徽芜湖新兴铸管公司钢铁研究院副院长陶群南说,“工会的这些创新之举,显示出努力服务职工的诚意,让劳动者真切地感受到工会就在身边,值得点赞!” 

    半年以前,陶群南代表刚刚卸任单位工会主席,对工会工作依然眷恋不舍。“说句实话,真正把职工聚拢起来开展活动,需要付出太多的努力和心血。但是,只要找准了职工的需求,工会工作的意义要比我们想象的大得多,干这份事业的人会有更多的成就感。” 

    陶群南代表的这份理解,让全国政协委员杨帆深受感动。2016年春天,这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离开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成为重庆市总工会的挂职副主席,主抓工作之一就是“互联网+工会”。新推出的“渝工娘家人”APP,便是她挂职工作成果最直接的展示。 

    今年40岁的杨帆委员是工学博士,一直从事科研工作,获得过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跨界”到工会挂职,两种看似截然不同的工作思维进行嫁接,最终融合出的是服务职工“新点子”。 

    挂职之初,杨帆委员在调研中发现,一些劳模创新工作室的技术成果“藏在深山”中,除了本企业使用外,很难通过转化增加社会效益,也无法为创新团队带来可见的经济收益。于是,在设计“渝工娘家人”这款APP时,她就希望通过“在线科技店铺”的方式,将职工创新成果推送到全社会面前。 

    如今的“渝工娘家人”里,劳动模范张永忠率先网上开店,4项技术成果和3项技术培训服务等待“买家”叩门。越来越多的一线劳模紧随而至,把自己的创新成果和创新效果展示到触屏可见的手机端,感受着社会的尊重。 

    在杨帆委员看来,依托工会平台进行职工技术创新成果的推广,需要长期哺育,最终一定会实现企业和创新者的“双赢”。她说:“全总领导来重庆调研时说,工会也要打开眼界,对外联手,这句话对我启发很大。今年,我们将整合第三方力量,引入科技成果经纪人,帮助劳模挖掘成果价值,进行专业化服务。” 

    借助社会资源和专业人才,把工会服务职工的平台体系做大做强……工会改革创新中涌现出来的各种服务新形态,受到两会代表委员的一致好评。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淮安清河区环卫事业管理处原副主任、党支部书记孙国庆告诉记者,在淮安,为环卫工等户外劳动者服务的户外互助点和休息室遍布城区。“这些站点由工会倡导发起,整合带动学校、机关、药店等社会力量共同关爱户外劳动者,有钱出钱,有场地出场地,有服务出服务,这种思路特别好,可以复制到其他工会服务职工的内容中去。” 

    更多的代表委员呼应孙国庆代表的建议。他们提出,社会各界应积极支持基层工会服务职工的设施网点建设,政府应提供更多资源,发挥工会组织作用培训职工技能,解决职工困难。同时,各地工会组织也要加大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力度,让服务职工的渠道和手段更加丰富,实现工会服务的“全天候”和“零距离”。 

    “服务职工的渠道创新,永远没有止境。”杨帆委员说,“今年全国两会,工会改革创新得到如此关注,一定会促进工会服务职工提升到新的水平,让千千万万的劳动者拥有更多的获得感。”(本报北京3月4日电 

    上一条: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京开幕
    下一条:工会界委员持续聚焦职工话题——当好职工心声的“倾听者”、诉求的“代言人”
    关闭窗口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