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修订通过《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自2025年5月1日起施行。新修订的《实施办法》共六章四十四条,包括总则、工会组织、工会的权利和义务、工会的经费和财产、法律责任、附则。《实施办法》注重上位法与山东实际相结合,具有显著的地方特色。
一是突出坚持党的领导。规定了工会的政治属性,明确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我省工会工作的指导思想。
二是完善工会基本职责。明确将工会的基本职责由“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扩展为“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竭诚服务职工群众”。细化基本职责的实现方式,明确工会建立联系广泛、服务职工的工会工作体系,密切联系职工,全心全意为职工服务。
三是加强工会组织建设。扩大基层工会组织覆盖面,对基层工会联合会、地方产业工会、行业性工会联合会、区域性工会联合会以及地方各级总工会作出规定。
四是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健全协调机制。明确工会动员和组织职工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注重产业工人素质提升,鼓励职工开展技术革新、技能竞赛,引导产业工人提高技术技能素质。
五是加强工会民主管理工作。规定工会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依法通过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保障职工依法行使民主权利。明确工会推进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涉及经营管理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应当听取本单位工会的意见。
六是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明确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参加和组织工会的权利。地方的产业工会和区域性、行业性工会联合会可以与平台企业、平台用工合作企业或者行业协会等开展协商,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合法权益。
七是加强工会法律服务工作。明确工会对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行为,通过工会劳动法律监督“一函两书”的形式予以督促整改。规定县级以上总工会发现侵害新就业形态、特定群体等劳动者权益且属于检察机关公益诉讼监督范围的问题线索,依法移交检察机关。规定县级以上总工会应当依法为所属工会和职工提供法律服务,并支持乡镇、街道基层工会的联合会为职工提供法律服务。明确工会参与劳动争议多元化解,共同做好劳动争议化解工作。
八是加强工会资产管理。规定工会依法加强对工会资产的监督管理,保护工会资产不受损害,促进工会资产保值增值。明确工会所属的为职工服务的企业、事业单位,其隶属关系不得随意改变。
九是加强工会服务阵地建设。明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工人文化宫等职工服务设施建设,并纳入本级国土空间规划。规定工会通过建设服务站点、购买社会服务、开展志愿活动等为职工提供普惠性服务。
十是加强工会信息化建设。要求工会运用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推动工会服务线上线下融合互动,创新服务职工方式。